阿里云数据中心
2023年伊始,各大云厂商纷纷“换挡”,重新定基调、调整组织结构、更换市场策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亲自挂帅阿里云智能总裁,并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将2023年的关键字定为“进”;腾讯创始人兼CEO马化腾在内部员工大会斥责腾讯云的大集成作风,重新为腾讯云战略发展方向奠定基调;京东科技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京东云成立了独立事业部……一系列动作传递出一个信号:2023,云计算的风向要变了。
“回归冷静”后,云厂商重新起航
“2022年,云计算服务的关键词是‘理性’与‘本质’。”易捷行云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一方面云计算的泡沫不断消散,市场在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云计算价值的双向转化受到重视,商业在回归本质。各大云厂商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阿里云栖大会现场
“冷静”之后又是新一轮进击。阿里云的最新战略已经从“定”转向“进”。目前来看,阿里云的“进”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大规模组织结构调整,张勇亲自坐镇,启用更年轻、更具活力的高管团队,这足以显示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对云业务的重视,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对阿里云业务战略倾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其二,平台经济指明发展方向,张勇在公开信中也写到“随着国家对平台经济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更加确信,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言下之意,国家对平台经济的重视将成为阿里云展翅高飞的动力;其三,打穿技术底座,从自研芯片到革新计算架构,阿里云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栈,“云钉一体”便是阿里云各种技术协同应用的“实验田”,未来有望成为核心增长曲线。
不止是阿里云,腾讯云也开启了“大转向”,关注点从规模转向价值。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未来腾讯将专注“关键产品赛道”与“打造技术壁垒”,腾讯云将作为“被集成方”,协助合作伙伴完成集成和交付。
伴随上云客户从互联网企业向非互联网企业过渡,对于阿里云、腾讯云这类互联网大厂来说,客户主体改变,意味着战略方向的调整和思维逻辑的转变。而对于华为云、浪潮云这类IT服务商而言,原有客户群体与互联网的黏性并没那么强,深耕行业、深耕技术是挖掘存量市场的关键。
近日,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表示,未来是云时代,华为也要转向云战略。回顾华为云近来的动作,其在行业市场上,尤其是在制造、金融、汽车、零售、电商、游戏、文娱等七个典型行业,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打法”,先展开行业场景定制,再进行规模化复制,然后提倡企业通过云原生和应用现代化将复杂核心业务进行改造,并迁移到云上创新,最后通过行业需求反向驱动自身产品、技术升级。
浪潮南京智能计算中心
浪潮云同样把行业作为重点耕耘方向。浪潮云总经理颜亮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云产业进入主流市场,需要针对性布局资源与技术,浪潮云重点围绕基层治理、国资、能源、医疗、交通等行业重点投入,2023年继续加大投入。
“所有云厂商都在强调回归,大家主动把一些浮夸的、泡沫的、虚的东西挤掉,这对产业长期发展而言是一件好事。”王瑞琳表示,云企业要给客户带来业务价值,与此同时也需要得到对等的利润回报,只有实现云计算价值的双向转化,才能让整个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打破国界,中外云走向“双向交互”
2023年,“云出海”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70亿元,继续建设国际本地化生态,并在欧美亚多地增设6个海外服务中心。华为云布局全球29个区域,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腾讯云宣布成立出海生态联盟,通过遍布全球五大洲26个地区的运营,为客户本地化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各大厂商描绘的海外蓝图中,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成为热门出海地区。
实际上,在中国云集体出海的同时,中国云计算市场呈现出的庞大发展潜力吸引到众多海外云厂商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亚马逊云科技CEO Adam Selipsky强调,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亚马逊云科技全球最具战略意义的布局之一。近几年来,亚马逊云科技不断加速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在中国市场落地的步伐。最新发布的“连中外、襄百业、携伙伴、促绿色”四大举措,标志着其中国市场战略又一次重磅升级。
IDC报告指出,如果仅统计中国企业使用海外公有云资源,且计收在中国的业务,AWS(亚马逊云科技)已占据近3/4的市场份额。另据艾瑞咨询调研,单看中国国内市场份额,亚马逊云科技排第五,但是加上海外业务后,其排名直升为第二。
来源:IDC中国
在国际市场名列前茅的微软智能云进入中国市场7年,云计算规模扩容12倍。在日前召开的年度技术大会Ignite 2022及Ignite China中国技术峰会上,微软更是一口气推出100余项智能云服务,大量落地中国市场。
IDC报告显示,在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中,微软云位列第九。然而,微软内部对这一数据并不认可。其中国区高管此前表示,微软不是以基础设施层(IaaS)为主,而是有大量包括Office365、Dynamics365的SaaS应用,以及大量行业云。
业内人士分析称,云计算的发展将打破国界、地域的限制,无论是国内各家云厂商之间,还是中外云厂商之间,双向交互会变得越来越多,竞合关系将成为中外云未来发展的主流。
回归本质,云计算将持续进化
“从技术,到应用,再到产业,云计算的定义不断在外延。”王瑞琳指出,“云不是一个技术,不是一个产品,它本身是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
在他看来,早期业界是基于技术定义云,比如OpenStack云、开源云、容器云等。随后,人们逐渐发现云不应该仅仅被定义为一个产品,而要跟业务和应用结合,要给行业带来变革、带来增值。发展至今天,云的边界再度扩展,已从技术、应用深入到产业层面,云计算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的说法被广泛提及。
云原生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Forrester报告显示,随着企业对数字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云原生技术得以快速发展。预计2023年,全球40%的企业会采用云原生优先战略。
Forrester副总裁及研究总监戴鲲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对全球云计算市场而言,以Kubernetes为核心的云原生平台正在重新定义云计算生态体系,在基础架构、应用架构、部署架构、创新机制等不同维度加速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云计算市场也在加速面向云原生技术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戴鲲指出,中国企业将采取云原生优先战略,进一步加速基于云平台的数字化转型,包括容器化基础设施、面向应用的混合多云与边缘一体化管理与SRE运维、分布式数据库、一体化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企业区块链、零信任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各个云上技术与应用领域。而包括无服务器技术、自动化技术、面向行业细分场景预训练AI大模型与预构建应用和流程模板、与本地软硬件厂商适配性等有效提升企业韧性的技术能力,将成为企业决策者的关注重点。
云计算赋能千行百业
伴随云原生的兴起,算力瓶颈、数据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赛迪顾问报告指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计算资源从中心开始向本地和边缘延伸,要求算力部署无处不在、数据安全服务无处不在。另外,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也对网络带宽造成很大的压力,云边协同融合应用逐渐成为政企缓解数据传输压力和实现数据高效交互和处理的首要选择。这些都要求云服务模式进一步升级和迭代。
浪潮云把“分布式云+数据安全”作为主要技术投入方向。颜亮表示,分布式云解决算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全国布局算网体系;安全运营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实现大规模的算力调度;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解决数据要素的问题,推动数据的可信流通。浪潮云推出的新一代行业云就是要助力企业用户跨越“数字鸿沟”。
安超云CEO孙国磊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数据安全是云计算发展的固有障碍,伴随着网络边界被进一步打破、数据流通进一步加快,数据和网络风险变得越来越多样和明显。为应对不断增强的安全问题,既要求我国云计算企业加强外部防御,也需要通过技术、监管等严防内部隐患,这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投入时间和资金,对于云计算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压力。”
“云企业要具备全栈能力。”王瑞琳认为,云是数字基础底座,因此云厂商要在操作系统、存储、IaaS、容器、裸金属、网络各个层面都有积累,而且能够深入底层,为客户提供统一的架构,并能统一升级体验。
整体来看,云计算产业生态已进入繁荣期,云计算领域相关龙头企业已在国际上形成较大影响力,云原生、边缘计算、SaaS等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也呈现出优质发展潜力。安超云CEO孙国磊表示,2023年,云计算发展将迎来黄金期。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落地、企业上云进程的持续加快,以及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云计算产业将迎来更快的发展、更大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