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AI度过一个“疯狂三月”, GPT4、MetaAI、斯坦福等国际大机构分别发布了AI大模型。在国内打响第一枪的是百度文心一言,随后华为盘古、360智脑、商汤日日新、阿里通义千问、京东灵犀、昆仑万维天工、科大讯飞星火、腾讯混元……AI大模型先后登场,被舆论渲染为“千模大战”。时至今日,国内的AI大模型热潮仍然方兴未艾,技术升级竞短争长,但业界已经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未来的AI大模型发展就只有“以量取胜”这一条路么?
6月26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做了主题演讲——《大模型重塑数字世界》,给AI应用划出了重点。
李彦宏认为,“新的国际竞争战略关键点,不是一个国家有多少个大模型,而是你的大模型上有多少原生的 AI 应用,这些应用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如果我们能挤上牌桌,获得竞赛入场券,中国将拥有更壮大的数字化产业,数字经济规模将获得巨大增长。”
这段话可以分两个层次理解。第一,目前国内的AI大模型正处于“赛马模式”,包括巨头和初创公司在内的各大机构各擅胜场,你追我赶,这自然是一个极好的趋势,优秀的技术产品都是在市场上竞争出来的。AI大模型市场巨大,足以容纳巨头、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在里面“赛马”,可以给市场更多的时间去先行先试,去“千模大战”。竞争,即使对百度这样的行业领先者而言,也是技术升级的原动力之一。
第二,中国目前有近百家大模型公司存在,几年之后,这个数字势必会大幅减少。决定一个大模型发展潜力的,将是平台上有多少原生的AI应用。正如李彦宏所说:未来,所有的应用都将基于大模型来开发,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大模型。
李彦宏提出以大模型为关键驱动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汽车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大模型可以深入核心业务场景,在智能客服、供应链、系统调度等版块创新,促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