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叫作Manus的Agent(智能体,一种能够自主行动、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与环境交互的智能应用或实体)产品发布,是全球首个完全自主通用AI Agent。24小时内,它成为国内AI大模型领域讨论度最高的产品。
在Manus一夜之间走红之后,不少人将其评价为“第二个DeepSeek”。那么,Manus究竟是一款怎样的应用,是技术创新,还是不明觉厉?一夜爆火的Manus会是下一个DeepSeek吗?
不同于DeepSeek,由于Manus并未开源,普通用户体验也需要“邀请码”,在二手平台的价格甚至被炒到上万元一个。因此,Manus也受到了一些质疑。该公司合伙人回应称:“目前采取邀请码机制,是因为此刻服务器容量确实有限,不得已而为之,团队也熬夜搞了一整天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让更多处在waitlist(等待列表)中的用户优先体验Manus。”
Manus自称“全球首个通用AI智能体”,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全流程自主执行复杂任务。在Manus官网,Manus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是一款通用型AI助手,能将想法转化为行动:不止于思考,更注重成果。Manus擅长处理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类任务,在你安心休息的同时,一切都能妥善完成。”
Manus官方给出了三个演示案例:求职简历筛选、房产研究和股票分析。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复杂任务指令时,能够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提示或干预,自动完成从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
在这些任务中,Manus化身不同岗位身份,完成从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展示了真正的Agent能力。与DeepSeek的深度思考与对话不同,Manus的最大特点是“实干”——它不是在那里与你对话聊天,而是真的去调用工具、写代码。它不仅能提供解决方案,还能直接帮你干活、交付成品。简单而言,用户提出“一句话任务”,一段时间之后,便可以得到一个质量颇高的成品交付。
Manus与传统人机协作模式的智能体有很大不同,是完全自主自动化执行任务。根据Manus公布的通用测试平台GAIA数据显示,Manus在1级、2级、3级通用任务上,全部大幅度超过了OpenAI发布的Deep Research。
目前,Manus在国外的热度非常高,无论是主流大媒体还是科技博主都在讨论它的神奇自动化功能。但是,Manus现仍处于内测阶段,没有公开上线,采用的是邀请码机制,而只能通过官网预约、社交媒体活动或合作伙伴渠道获取邀请码,获得邀请码的用户才能实测体验。
Manus的爆火再次印证国产AI“技术突围+饥饿营销”的成功公式,但其能否复刻DeepSeek的长期影响力,仍需观察实际落地效果。